星耀黎明 星耀黎明

首页 > 星耀黎明 > banner图

一线故事㊸ 小白到大神的进阶之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9日
一线故事㊸ 小白到大神的进阶之路

  从热爱到挚爱,背后藏着闫冬霞心甘情愿的自律;从专注到专业,辛勤的汗水和孜孜的信念浇灌出马芳薇技术之花的绽放;从无声到有声,是张荀“深挖一口井”、不断锤炼专业能力习得的“秘籍”。

  他们用热忱、专注、脚踏实地,将扑面而来的日子,织成喜欢的样子,也织就了自己从小白到大神的进阶之路。

  从热爱到挚爱

  2016年,闫冬霞怀揣着一颗热爱的种子,来到中国航发黎明,正式与公司盘轴厂“结缘”,成为一名工艺员。

  她清晰地记得师父跟她说的第一句话,“一线技术人员的工作比较辛苦,不仅要搞专业技术研究,还要解决现场技术问题,更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辛苦,泡在现场,多看、多学、多问。”

  

  从那以后,闫冬霞一直将师父强调的几个“要”铭记于心。专心研究专业知识的同时,主动扎根现场,向操作者“取经”,了解零件的整体结构、工艺路线。厚厚的本子上记满了红红绿绿的笔记,只要有疑问,她就向师父请教。日复一日,一摞厚厚的笔记本见证了她的成长。

  潜心学习、扎实实践,她已然成了独当一面的技术精英。当一个又一个困扰现场的生产难题得以解决,那份自豪感和成就感化为雨露,浇灌着心中热爱的种子。如今,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结出了“挚爱”的果实。这份工作已然成为她的人生追求,让她在前行的道路上义无反顾、笃行致远。

  从专注到专业

  二十几年前,一首《小薇》火遍大街小巷。技术中心工艺技术研究室机械加工技术员马芳薇,也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小薇”。

  2017年,技术中心瞄准未来产品发展趋势,成立了新的专业方向,小薇主动扛旗,凭借对事业的专注成为团队负责人。多年来,在小薇和团队的努力下,中心建立了完善的专业体系架构,完成多项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生”。一叶盘需要开展形位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协同控制攻关,任务难度之大,让大家有点打怵……小薇看出了大家的顾虑,鼓励道:“这个专业方向的发展是我们团队一点一点趟出来的,现在方向清晰了,往前走就没那么难啦!”坚定的语气也让大家心里有了底气。

  她和团队成员一起,反复优化工艺方案,建立评价标准,完善控制方法,并完成大量的迭代试验,经过多日的努力,最终攻克了难关。

  对工作的专注,成为马芳薇持续精进的秘诀,也成就了她在技术上的专业性,支撑她冲破一重又一重关隘。

  从无声到有声

  张荀是设备管护中心的电气维修班班组长,在设备维修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多年的技术积累让他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能带领团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设备不会说话,但张荀面对公司各类庞杂的设备,自创了维修工作的“三查工作法”:查历史维修记录、查同型号设备状态、查备件库存情况。他的资料柜里放着20余个笔记本,详细记录着每次故障的“症状”和“药方”。

  

  “荀哥修设备好像在破译密码。”团队成员小梁表达了他的羡慕。在张荀眼里,设备是会说话的,“关键要听懂它的语言。”从最初一头雾水到今天炉火纯青地破译设备“心声”,源于他20年如一日的积累。如今,他把这些经验毫无保留地编入了《设备维修案例》与众人分享,定期为公司设备维修人员教授数控维修课程,为公司培养更多的设备保障人才贡献力量。

  他没有那么多耀眼的奖杯,也没有那么多拔尖的技术革新,但每一个操作者都知道,当设备亮起警报红灯时,那个背着工具包、凝神谛听设备“心声”的身影最让人安心。

  所有向上生长的盛景,都离不开深深地扎根。在热爱的指引下,在专注的目光里,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里,我们也能像闫冬霞、像马芳薇、像张荀一样迎来自己的进阶之路,结出累累硕果。